星海音乐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院校类型:艺术类
院校性质:公办
所在地:广东广州
学历层次:本科
学院简介
星海音乐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高等音乐专业学府;孕育了冼星海、萧友梅、马思聪、李凌等一批引领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潮流的杰出音乐家。
星海音乐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32年由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先驱马思聪、陈洪先生创办的广州音乐院;1985年12月,为纪念广东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广州大学城校区和沙河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4961平方米,其中大学城校区189993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3686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683人,研究生158人。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招生,同时招收留学生。
历史沿革
1957年10月,创建广州音乐学校。1958年,更名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
1965年,与广东舞蹈学校合并为广东艺术专科学校。
1969年,与广州美术学院合并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
1970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院停校。
1978年,与广州美术学院分立,复校复名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
1981年6月,升格为广州音乐学院。
1985年12月,为纪念广东籍音乐家冼星海,更名为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科研平台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音研所,艺术交流中心,岭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06年,学校的四项经费838.5万元,占学费收入的比例达31.6%。2004-2006年学院的四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馆藏文献28多万册(件),其中音乐专业图书近6万册,综合图书11.8万册,视听资料5.5万多件,中外文期刊356种(其中外文期刊20多种)。
学术期刊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星海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学术理论刊物,已被国外数据库收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刊MARC数据本刊DC数据)。
学术交流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星海音乐学院先后举办了“全国艺术院校音乐研究所工作会议”、“全国哲学、美学、音乐学前沿学科学术研讨会”、“《中国音乐年鉴》第七届学术研讨会”、“美国音乐周”、“赵宋光学术思想研讨会”、“南派古筝大师罗九香学术研讨会”与“全国音乐评论学术研讨会”等各类学术研讨会。
院系设置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二级系、部19个:音乐学系,现代音乐系,音乐教育系,作曲系,声乐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艺术管理系,流行音乐系,舞蹈系,乐工系,音乐基础部,研究生部,人文社科部,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院,思政部,民族声乐系。[7] 50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根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星海音乐学院共有教职工504人,其中专任教师346人,高级职称113人,中级职称137人,博士、硕士135人。教师队伍中有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5人获“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有8人为中国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有14人为广东高校师德标兵、南粤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工会工作者,有2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等,先后有3人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省级教师团队
唐永葆:作曲与技术理论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周广平:音乐理论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雷光耀:视唱练耳与乐理教学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蔡乔中:作曲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杨 晓: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房晓敏: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8]
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教育综合训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1个和4个实验乐团。
省级精品课程3门:钢琴演奏,流行音乐演唱,视唱练耳。
校级精品课程6门:室内乐,奥尔夫音乐教学,合唱与指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音乐美学,西方音乐史。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音乐表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市级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1个:音乐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
合作交流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聘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邀请了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名家前来访问、讲学和举办音乐会。应邀派出了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合唱团、室内乐团、余其伟广东音乐小组等院内各演出团体及各类专家学者到国外、港澳台地区及内地各类艺术院校访问、演出和讲学。学院还与美国、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音乐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