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
院校类型: 综合
院校性质:公立
所在地:海南海口
学历层次:本科
学院简介
海南大学(Hainan University),简称海大,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南省会海口市,是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海南省,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是“中西部高校联盟”主要成员。2007年8月,学校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截至2014年4月,海南大学有海甸、城西和儋州三个校区,海甸校区为主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5200余亩(约341.5万平方米)。学校在校生4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学生35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70余人,硕士研究生3300余人,本科生33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300余人,在职研究生1380余人,在校留学生240余人,培养留学生1500余人。
1947年初,由宋子文、陈策、颜任光、梁大鹏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仁人志士发起,联合当地社会名流和一些琼籍爱国侨胞共同成立了私立海南大学筹委会,开启了海南历史上创建高等教育的先河。
师资力量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在编教职工2442人,其中专任教师1674人、高级职称教师98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28人。拥有双聘院士、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各类优秀专家300余人。[11] 此外,还聘请了“两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螯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等31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
学科建设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点。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2个):作物遗传育种、植物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海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化学工程与技术、法学、作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海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4个):应用经济学 、植物保护 、园艺学 、中国语言文学;海南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水产养殖、材料物理与化学、旅游和管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农业经济管理。
对外交流
截止2013年10月末,学校与境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5所海外友好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关系,有校际交换学生项目、中外人才培养项目、SAF项目、海外带薪实习项目、假期游学项目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计划,每年选派上百名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学习深造。学校实施“请进来”战略,邀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尔费罗夫教授等100余位境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资助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境)留学、访问交流、参加国际会议和开展科研合作;实施校际交换学生项目、中外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和学生海外高技能培训、专业实习和暑期带薪实习项目;学校利用理事会平台,聘请海外侨领、企业家、政府官员和著名学者担任理事会成员,积极吸纳各方力量,促进学习各项事业的发展。学校作为国务院侨办批准设立的首批全国22家华文教育基地之一,先后培养留学生近3000余名;面向国内在加深与天津大学对口支援合作基础上,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海口市、省科技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科研成果
据官网2014年8月信息,“211工程”三期建设以来,先后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近百项,获授权专利近百项。2009年-2014年,学校承担的“973”、“863”、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科研立项经费快速增长,2011年突破1.2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近5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海南省社科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及其它省级以上奖励30多项,获授权专利2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