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院校类型:综合类
院校性质:公办
所在地:云南
学历层次:本科
学院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恢复重建于1999年6月。现有艺术设计、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和艺术教育五个本科专业,招收美术学、美术教育、音乐课程论三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合计本科与硕士生860余人。 全院教职员工72人,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6人,博士学位1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为25%。硕士生导师8人,校级骨干教师2人。
专业设置
音乐学(师范) 专业实行个性化的主辅修制,在四年学习中,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或选择“声乐”或选择“钢琴”和其它器乐等,作为主修课程。使学生不仅具有较扎实的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与运用能力,而且具备或“声乐”或“器乐”的个性特长。专业目标定位: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在中等以及其它类型学校与部门从事音乐教学与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或艺术管理工作者。
办学特色
主要的办学特色是:发扬西南联大精神,艰苦创业,坚持“四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制度建设),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在全国率先开设“艺术教育”新专业,彰显云南师大的特色优势。坚持艺术专业重实践重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拓宽学生“第二课堂”的空间。
艺术学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创业之路。艺术学院是云南师大前列家整体搬迁到龙泉路新区办学的学院。当时的办学的条件异常艰难,晴天一身灰,下雨两脚泥,廖廖数间琴房和画室,自己动手,设计和改造了摄影实验室,数字图形教室。为成立之初只有两个本科专业(艺术设计与音乐学)奠定了基本条件。当时只有18名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人,教师主要是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与西南师大的本科生。今非昔比,艺术学院有自己一幢近7000平方米的独立教学楼,专任教师有60人,具有副高职称教师占21.66%,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占25%,2006年还实现了具有博士学位教师“零”的突破。学院7年的办学历程,也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7年,从最初的2个本科专业(艺术设计与音乐学)发展为5个,新增了美术学、舞蹈学和艺术教育。2003年与云南艺术学院同步实现了硕士点“零”的突破。“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校级重点学科。
艺术学院五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生820余人,硕士研究生40余人。
学院教师的学缘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来自中央美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音乐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云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师大的硕士与博士生,学院也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队伍,学院行政管理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已占了33.33%。
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在全国率先开设“艺术教育”新专业,彰显云南师大的办学特色优势。《云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出:“普通高等艺术类师范院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造就适合云南省艺术教育发展的艺术教师队伍,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突出师范性,要与该省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相衔接,培养的学生能胜任中小学艺术课的教学,加大改革与创新、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能力。……高校艺术师范专业要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改革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减少课程门类,拓展专业口径,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针对云南省广大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严重匮乏,艺术教育水平滞后的实际情况,将推广艺术课(音乐、美术)主辅修教学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培养复合型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的新模式、新途径”。艺术学院在不断稳定与提高音乐学、舞蹈学与美术学三个传统师范专业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艺术教育”新专业,拓宽与创新培养云南基础教育艺术类师资队伍的模式。“艺术教育”新专业是云南师大2003年“新一轮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的优秀成果。艺术教育新专业突破了传统艺术专业各自封闭的现状,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师资与设备资源,将“音乐”、“美术”和“舞蹈”三个二级学科努力打造融合为一个培养复合型艺术师资的新专业,新设了“中西方艺术史”、“中西方艺术教育史”、“表演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新专业分为“音乐舞蹈系列”与“美术系列”,前者除了要学习传统的“声乐”、“器乐”、“舞蹈”、“即兴伴奏”等课程外,还必须学习“国画基础”和“速写”等课程;后者除了要学习传统的“素描”、“色彩”等课程,还必须学习“声乐发声基础”、“民族民间舞”等课程。为艺术类课程新课标的贯彻落实创造了良好条件,已得到了中小学有关领导与教师的肯定,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艺术教育05级的同学经过专业教师的指点,表演了云南省大学生首场原创小型音乐剧,综合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开拓创新性的“艺术教育”专业,努力培养掌握较扎实的音乐演唱(演奏)、绘画创作和舞蹈表演的基本技能,有较高的美学艺术理论修养与艺术教育能力的师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