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练耳教学>>正文

柴科夫斯基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点

来源:音乐艺考 时间:2016-03-21 作者:音乐高考培训
喜报

从1867年创作的op.1(《前列交响曲》)到1893年谱写的op.72(《小品18首》),在这26年当中,柴科夫斯基谱写了大量形象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多彩的钢琴作品,在同时代的作曲家当中,几乎无人能与他相媲美。对于俄罗斯钢琴文献来说,柴科夫斯基的钢琴作品遗产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其重要性不亚于他为乐队谱写的作品在俄罗斯交响音乐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柴科夫斯基在钢琴协奏曲方面的创作活动首先对掌握和发展协奏曲体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谱写的钢琴协奏曲具有辉煌的炫技特点和独特的交响性。在很大程度上,他的作品不仅是俄罗斯本土的精神财富,而且是世界音乐艺术之瑰宝。

与巴拉基列夫和穆索尔斯基等天才的钢琴家、伟大的作曲家和著名的俄罗斯音乐家相比,柴科夫斯基更广泛地拓宽了钢琴文献,同时掌握了从奏鸣曲到钢琴套曲(《四季》等)、从协奏曲到典型的小品(《演奏手风琴的男人》、《特列帕克舞曲》)等多种音乐体裁。

青年时代的柴科夫斯基已经是一名出色的钢琴家,1859年,他在彼得堡法律学校毕业典礼上,演奏了李斯特难度最大的一部钢琴曲《拉美莫尔的露契亚》;1866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成立典礼上,他精彩地演奏了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毫无疑问,在那个年代,柴科夫斯基已经演奏过世界各国的钢琴作品,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钢琴作品也未能束缚他个人的音乐创作风格。换句话说,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风格的主要特点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他本人的基本创作方法的要求,这种方法就是包罗万象的、有益于拓宽体裁和风格范围的交响法。

柴科夫斯基的钢琴语言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富有悠扬而圆润的歌唱性,以及被人称为“沉重的”作曲技术,其中包括宽广而嘹亮的和声方法、“沉重的”八度音程。简言之,是“需要调动全部臂膀肌肉运动”的一整套演奏技术。相比之下,像经过句、与手腕和十指运动相关的各种技术等“轻松的”技术,在柴科夫斯基青年时代的作品中并不多见。也就是说,他那时很少采用练习曲、赋格之类的钢琴作品曲式,因为在这些曲式当中,利用“轻松”技术的频率很高。在构成柴科夫斯基独特音乐结构的两大要素(坎蒂莱那和“大型技术”)当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当然是前者-坎蒂莱那,即歌唱性。世界各国的听众懂得并喜爱柴科夫斯基音乐的歌唱性,而且不仅是当歌手演唱或乐队演奏旋律和音色十分优美的片段时才喜欢他的坎蒂莱那,因为柴科夫斯基早已掌握极为罕见的“使钢琴歌唱”的艺术手段。比如,他谱写的《浪漫曲》(op.5)、《四季》中的《六月船歌》和《秋歌》等,充满了抒情特点,极具歌唱性。至于柴科夫斯基在谱写大型钢琴作品时采用的技术,主要是他善于赋予作品交响法的威力和强大的感染力。

从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的声部进行开始,到他采用的各种体裁之间的鲜明对比,无不渗透着明显的交响性,有人说,交响性植根于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的灵魂深处。柴科夫斯基善于在同一部作品当中,将多种貌似不可调和的主题、体裁、插曲、对比强烈的要素有机地融合起来,最终使它们达到统一。

天籁荣誉